逆光映象
三 四月主題|逆光映象
「迎向逆光、影響新視野」,面對電影作品型式豐富多樣化的視聽網絡時代,影像工作者開始試圖反轉慣有的敘事模式,逆向開拓新題材、類型及風格混搭的可能性,顛覆閱聽者另一種觀影衝擊和感受。本期節目希冀藉由選映各具創作特色、觀點的影片,展示其詭譎多變之逆光掠影。
香港電影新銳編導近年創作成績亮眼,前年入圍金馬獎的《手捲煙》,為陳健朗導演首部劇情長片,全片透過前華籍英軍和南亞裔新住民引發的故事,探討香港的族群和世代身分認同。導演建構一種懷舊復古的影像氛圍,賦予了港式黑幫類型片的新風格。李駿碩導演的第二部長片《濁水漂流》,改編自真實事件,去年更獲得金馬獎十二項提名,影片運用多線交錯敘事手法,和細膩的鏡頭語言,描繪社會底層邊緣弱勢族群的悲歌一曲!《狂舞派3》除延續黃修平導演前作《狂舞派》的舞蹈熱血元素,更大膽融合香港在地議題,以偽紀錄片的套層結構,處理一個關於成長、逐夢者面對社會現實的故事。
依據導演童年生活改編的《南巫》,結合馬來西亞的鄉野奇譚和當地特有宗教民俗文化,以魔幻寫實之敘事手法,構成一部懸疑驚悚的奇片。以印尼移工在臺生活為背景的紀錄片《助守在異鄉》,通過印尼導演的觀點,串聯四位女性移工之生活軌跡,緩緩述說印尼移工群體的面貌與處境。榮獲國際影展肯定的《我來自北韓 我想回平壤》,全片跳脫外界對南北韓體制的既定印象,導演突破政治禁忌,從人道觀點出發,聚焦一位陰錯陽差被迫住在南韓的脫北者,因為兩韓的政治局勢和敵對立場,無法返回家鄉之無奈,影片以精準不煽情的鏡頭,如實呈現女主角的絕望心境。
本期「焦點導演」單元,推出遊走寫實與紀錄、注重人文關懷的賈樟柯導演,以及遊走商業與藝術、創作範疇多樣化的香港導演許鞍華作品。「焦點導演—賈樟柯」除了放映近作《一直游到海水變藍》,特別選映4K修復版的《小武》,重溫90年代中國的政經及社會文化轉變氛圍。「焦點導演—許鞍華」則選映近期代表作《明月幾時有》,以及由美術指導文念中執導的紀錄片《好好拍電影》,細數許鞍華導演之光影歲月和幕前幕後拍攝花絮。
「特別放映」安排兩部以寵物為主題之紀錄片,《浪浪回家》是部溫馨感人,探討流浪狗議題的紀錄片,讓人對於平等對待眾生有所省思;澳門兩位女導演聯合執導的《告訴世界我來過》,經由獸醫診所發生的事件,教我們反思人類與動物的關係,學習關於愛與生命的功課。「短片新力」精選兩組香港鮮浪潮短片節之入圍得獎影片,體現香港短片的多元創作趨勢;同時安排一組在臺學習、工作的香港新銳編導作品,展現對於雙城之間的社會脈動觀察。另外選映兩部馬來西亞導演在臺學習拍攝作品《雨水》、《季候風》,呈現濃厚的家庭記憶和異鄉情懷,充分展現華語短片的跨區域創作實力。